(资料图片)
如何通过现代科技阐明中药的作用机理?今天我主要想通过几个典型案例进行说明。
2020年3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与北京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申报的抗糖尿病中药新药桑枝总生物碱片获批上市。糖尿病在古代被称为消渴病或消渴证,《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桑叶、桑枝、桑白皮可止消渴。研究人员发现,桑枝提取分离得到的桑枝总生物碱可以抑制肠道内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进而减少肠道内葡萄糖产生,在临床上则表现为良好的降血糖和降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这个研究在化学和生物学的层面基本解释了桑枝总生物碱片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机理。
巴戟天作为“南药”中的代表性药材,其寡糖成分被应用于抗抑郁药物的研发。阐述其抗抑郁的机制对于其今后的临床运用、探索按照循证医学发展我国传统中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基于肠道菌的巴戟天寡糖(MOO)抗抑郁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MOO可作用于肠道菌中的色氨酸→5-羟色氨酸(5-HTP)→5-羟色胺 (5-HT)代谢途径。MOO可以提高肠道菌中的色氨酸羟化酶水平,加速色氨酸产生 5-HTP;同时,MOO抑制5-羟色氨酸脱羧酶活性,使5-HT生成受阻,进一步促使5-HTP升高。肠道菌中升高的5-HTP被吸收入血液并透过血脑屏障在脑内转变为5-HT,提高了大脑5-HT水平,从而帮助改善抑郁症状。
此外,我们还通过系统研究发现了小檗碱标本兼顾治疗糖脂代谢紊乱的药物机制。小檗碱进入肠道后通过肠道菌硝基还原酶的作用,形成二氢小檗碱发挥降脂降糖作用,这可以理解为“治标”;大部分小檗碱留在肠道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起到了抗炎、优化肠道菌群、减少感染等作用,这一部分为“治本”。小檗碱被肠道菌代谢后产生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如丁酸等,它们入血入肝脏等组织,再与入血后的小檗碱协同,产生治疗“三高”和代谢紊乱的疗效。
由此可见,组学技术等新技术很重要,可助力研究者打破研究瓶颈。同时,研究者要重视我国医学系统论的思想,如标本兼顾、异病同治、药食同源等,将还原论和系统论相结合,或许能找到更合理的研发新药的线索。
标签:
上一篇: 传统车企牵手新势力 小鹏汽车股价大涨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体走高
下一篇: 最后一页